佛家赞美莲花的诗句(夏日说莲及莲诗)
荷花是中国十大名花之一,夏至后中国东西南北,莲花陆续盛开,可以说,夏季是莲花的季节。荷花是一种十分美丽的花卉,每到夏天,大地上处处风翻碧叶,水照红花,是一道独特的风景,在盛夏说说荷花,是适宜的也是惬意的。

▲荷花
一、荷花概说
莲花包括莲科莲属的荷花和睡莲科睡莲属的睡莲两种,笔者在此文中单说荷花。
荷花, 莲科莲属,多年生宿根水生草本植物,(在中国,莲花盛开时间一般在公历6——8月,夏历5——7月。)
荷,地下茎为藕,横生,圆柱形,白色,内多孔眼,据说有7孔,所谓“一弯西子臂,七窍比干心”是也。(莲藕嫩白,像美女西施的洁白臂膀;藕心七孔,像商纣王时的死忠臣比干之心,有7孔窍。)
荷柄挺出水面,叶片大而圆,深绿色;花单生于顶,花大清香;花茎20~30厘米,有粉红、白、紫等色,单朵花期3~4天,多是日开夜闭,次晨复开。花凋谢后,花托膨大为莲蓬,有多数蜂窝状孔洞,每孔生一小坚果,为莲子,果熟期8~9月。
荷花别名很多,如莲花、菡萏、芙蕖、芙蓉、水芸、水芝、水旦、水华、泽芝、玉环、六月春、水芙蓉、草芙蓉、中国莲、荷之花、……荷花出污泥而不染,又是佛教的圣花,佛教中讲的荷花有两种:1、芬陀利花(白色荷花)。2、钵头摩花(红色荷花)。
荷花,其形体,亭亭玉立;其姿态,高贵优雅;其颜色,鲜艳亮丽;其气味,香远益清;其素质,清淡洁净……莲花,大而鲜妍,光华耀日,五彩缤纷,亮丽熣璨,雅洁端庄,香气益人,纯洁美丽、……
北宋道学开山祖、大哲学家、文学家、诗人周敦颐在《爱莲说》中说的莲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莲,花之君子者也。” 周敦颐以清丽简淡的笔墨,写出莲的高逸清奇、圣洁素雅之美。
清代赵翼《荷花有开叶下者戏嘲之》:“不染淤泥是藕花,花中品格最高华。” 荷花有“静客”、“净友”之美誉,所以荷花成了君子人格的象征。
明代诗人刘基在《采莲歌九首》中说荷花:“有色,兼有实,百花都不似莲花。” 荷花,仙根植水,灿然开放,像仙妃凌波,像水边丽人,像修禅静女……高洁清净之美难与君说,自古以来,惹人喜爱。

▲荷花
二、荷诗欣赏
中国文学艺术中表现荷花的作品汗牛充栋,限于篇幅,此文只就部分莲花诗做点评说。中国从最古老的《诗经》开始一直到今天,荷诗举不胜举。下面点评10首荷花诗篇。
1、无名氏(晋)《青阳度》:
青荷盖绿水,芙蓉披红鲜。
下有并根藕,上生并头莲。
此诗写了荷叶、荷花、莲藕、莲蓬。叶是青绿,花是红鲜,藕是并根,莲蓬并头。把荷的花藕莲蓬连为一体书写,非常独到。
2、李白《古风》:
碧荷生幽泉,朝日艳且鲜。
秋花冒绿水,密叶罗青烟。
大诗人此诗写幽泉中的莲荷很美丽:日是鲜艳的,荷是碧绿的,花冒绿水,叶如青烟。李白还有“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名句。
3、杜公瞻(唐)《咏同心芙蓉诗》:
灼灼红花瑞,亭亭出水中。
一茎孤引绿,双影共分红。
色夺歌人脸,香乱舞衣风。
名莲自可念,况复两心同。
杜公瞻笔下的同心荷花(并蒂莲),亭亭出水,一茎举绿,双影分红。荷花鲜艳色彩胜过歌女美丽的脸庞,荷花馥郁香气在歌女舞衣间飘动。

▲荷叶
4、 权德舆(唐)《题云师山房》:
支公兰若深山里,明月松殿微风起。
试问空门清净心,莲花不著秋潭水。
(兰若,寺院别称。)
诗写佛教圣花——莲花,比喻空门清净佛心,如莲花出淤泥而不染,纯洁干净、无染无垢,佛性禅韵盎然。
5、陆龟蒙(唐)《白莲》:
素蘤多为别艳欺,此花真合在瑶池。
无情有恨何人觉?月晓风清欲堕时。
(蘤,hua,同花。)
陆龟蒙此诗是写莲花的名诗。说白莲只合在天上的瑶池生长。她在月晓风清之夜,婀娜摇曳,似举欲堕,看似无情,而却有恨。诗写得美丽凄清。
6、唐彦谦(唐)《莲》:
静影摇波日,寒香映水风。
金尘飘落蕊,玉露洗残红。
唐彦谦笔下的莲花,落蕊缤纷,金尘飘飞(金尘,日月光中的轻尘),荷花的静影摇动水波日光,香气浑融水气凉风,玉露滴洗残红……莲花既清奇又幽丽。
7、张耒(宋)《荷花》:
芙蓉花开秋水冷,水面无风见花影。
飘香上下两婵娟,云在巫山月在天。
张耒笔下的荷花又是另一番景象:秋水寒凉,芙蓉花开;水面无风,花影摇曳。水上飘举的荷花与荷花在水下的倒影,互相映照,像两婵娟翩跹舞动。啊!那云啊,好像在神秘巫山;那月啊,好像在飘逸的九天。诗写得悠远空灵,读之让人神往。

▲北宋吴炳荷花图
8、范成大(宋)《州宅堂前荷花》:
凌波仙子静中芳,也带酣红学醉妆。
有意十分开晓露,无情一晌恋斜阳。
凌波仙子——荷花,清静芬芳,酣红如醉。早晨,她绽放在晓露之中;傍晚,她静静地依恋那一抹夕阳。诗写得既美丽又有几分惨淡。
9、杨万里(宋)《晚出静慈寺送林子方二首》: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连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这是一首写西湖风光与荷花的绝唱。西湖的六月,空气清新,风光明媚;莲叶接天,一碧万顷;荷花映日,鲜丽绚烂;绿叶红花,交相辉映。
荷花使“淡妆浓抹总相宜”的西湖显得格外亮丽光鲜,妩媚旖旎。 杨万里还有名诗《小池》,写小荷十分清新隽永:“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10、朱熹《咏红白莲》:
红白莲花共一塘,两般颜色一般香。
宫娥梳洗争先后,半是浓妆半淡妆。
朱熹此诗写红、白二莲很有特点。红白二莲,共生水塘,两般颜色,一般馥香。二莲像两个美丽的宫娥,先后梳洗出浴,一个浓妆,一个淡妆,浓妆淡抹,婀娜妩媚。这位大道学家写的荷诗不仅很美丽,而且很有情趣。

▲朱笔点天文
三、荷花诗句
历史上还有很多描写荷花的诗句,引录16句供欣赏。
1、屈原《离骚》:“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 (芰ji ,荷。) 屈原用荷叶、荷编制衣裳,穿在身上,靓丽而圣洁。
2、江洪(南朝 梁)《咏荷诗》:“碧叶喜翻风,红英宜照日。” 碧绿荷叶翻飞清风,鲜红荷花映照太阳。
3、李德源(隋)《芙蓉花》:“光临照波日,香随出岸风”。 芙蓉,她花光映日,她馨香随风。
4、孟浩然《题大禹寺义公禅房》:“看取莲花净,应知不染心。” 荷花出淤泥而不染,清净圣洁、不染无垢,是佛心的象征。
5、戎昱(唐)《送僧法如》:“问经翻贝叶,论法指莲花。”(贝叶,即佛教的贝叶经。) 莲花出污泥而不染,是佛教的圣花。
6、刘禹锡《和乐天斋月满夜对道场偶咏怀》:“案上香烟铺贝叶,佛前灯焰透莲花。” 诗人友人乐天即白居易的佛案上香烟袅袅,灯焰灼灼,贝叶片片,莲花朵朵,……佛情禅意跃然纸上。
7、李商隐(唐)《赠荷花》:“惟有绿荷红菡萏,舒卷开合任天真。” 荷叶碧绿,摇曳于澄水;荷花鲜红,映照于天空。舒卷自如,天真烂漫。
8、皮日休(唐)《咏白莲》:“通宵带露妆难洗,尽日凌波步不移。” 月临空池,水月交辉;池中白莲,澄波照影;晶莹熣燦、清净圣洁。

▲莲蓬
9、 泰钦(唐 僧)《古镜歌三首》:“莲花千朵万朵,朵朵端然释迦。” 莲花即佛花,千朵万朵,一花一佛身,一花一释迦(佛祖释迦牟尼)。
10、 居盾(唐 僧)《偈颂》:“一念心清净,莲花处处开。” 佛心清净,如同处处开放的莲花。
11、寒山(唐 僧)《诗三百三首》:“我自观心地,莲花出淤泥。” 诗说:自己的一片禅心像纯洁的莲花一样,出于淤泥而不染。
12、苏辙(宋)《千叶白莲花》:“莲花生淤泥,净色比天女。” 白莲,出于淤泥而清静纯洁,无垢无染,无尘无滓,色比天女。日本禅学大师铃木大拙名言: “白莲虽长于污泥之中,但当它伸出了水面,那花是多么的美丽。”(《 禅与心理分析》)
13、韩驹(宋)《次韵双莲花云得之城东》:“凌波斗作拖裙绿,行雨翻愁裛脸红。”(裛,yi,沾湿) 荷花如仙子,凌波拖裙绿,行雨愁脸红。
14、鲁渊(元)《和游西山原韵》:“瞻彼梵王家,坐拥金莲花。” 诗句说,看那梵王家——佛陀和菩萨居住的寺院、佛殿,满坐拥有金碧灿烂的莲花。
15、陈基(元)《次韵钱伯行白芙蓉》:“娅姹最怜无语处,风流全在半开时。” (娅姹,ya cha,美丽多姿。) 明代洪应明《菜根谭》:“花看半开,酒饮微醺;若即若离,似有似无”
16、沈天孙(女 明 )《礼观音大士二首和湘灵》:“莲花宝座百由旬,莲表禅心不染尘。”(旬,佛教中的长度单位,一旬11 . 2公里。百由旬形容莲花宝座——佛座很高。)高高的莲花宝座,象征不染世尘的禅心。
这些荷花诗句或表现莲叶照水,荷花临风的自然风姿;或表现荷花高洁清净,超尘脱俗的君子之风;或表现了莲花清净,无垢不染的佛性禅心……读来让人无限心仪神往。
文末,笔者用一莲荷对联结束本文。 联曰:“玉管通地理; 朱笔点天文!” 联语中“玉管”即地下洁白莲藕,“朱笔”即红色荷花蓓蕾。

▲玉管通地理
联语说:荷的洁白的莲藕,扎根在水下深通地理; 荷的花苞像红色的毛笔头,高高伸出水面的空中点缀天文。 看,那是一幅多么美丽的画面啊! 联语对仗工切,意境美丽,妙趣横生,读之让人忍俊不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