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胆花的功效与作用


春原草龙胆花

龙胆,为龙胆科植物,多年生药用草本;根黄白色,绳索状,长20厘米以上。茎直立,粗壮,常带紫褐色,粗糙。叶对生,卵形或卵状披针形,长3-7厘米,宽1-2厘米,有3-5条脉,急尖或渐尖,无柄,边缘及下面主脉粗糙。多分布于我国黑龙江、吉林、辽宁、浙江等地。生草甸、灌丛或林缘。根入药,能去肝胆火。

极其罕见的高原紫兰龙胆花。

龙胆花也被称为植物活化石,它除了有一定观赏价值,药用价值也很高。龙胆花泡水喝,可以清除身体里面的毒素以及火气。龙胆花入肝经,肺经,对于咽喉肿痛,眼睛发红,湿疹等问题,也有较好的作用。龙胆根入药泻肝胆实火,除下焦湿热。治肝经热盛,惊痫狂躁,头痛,目赤,咽痛,黄疸,热痢,痈肿疮疡。治咽喉疼痛,洗疮疥毒肿(<滇南本草>);治卒心痛,虫攻心痛,四肢疼痛(<医学入门>);疗咽喉痛,风热盗汗(<本草纲目>)。

群簇相拥的春龙胆花。

龙胆种子发芽要求较高的温湿度,适当的光照,25℃左右,一周即可发芽,低于20℃半月左右才能发芽,种子发芽率60一80%。种子不耐贮藏,寿命短。播后第二年开花结实。喜充足光照,出苗期需弱光,幼苗生长期需自然光照。

吐着幽香的蓝柳龙胆花

龙胆种子非常小,对播种技术要求较严格,为保证质量,提高经济效益,多采用育苗移栽的生产方式。一般育苗地应选择地势平坦,背风向阳,土壤较湿润的地块。土质以富含腐殖质的壤土或沙壤土为好。且一定要保证水源,以利灌溉。移栽地块可选择岗平地、缓平地、也应土质肥沃,新垦荒地或老参地也可以。

杂草里群生的地伏龙胆花。


独自芬芳的春龙胆花。


一支美艳的蓝柳龙胆花。

龙胆草苗期要注意浇水和除草,并适时追肥。3~5月追氮肥,促进茎叶生长;7~8月增施磷钾肥,促进根部生长。因龙胆草性喜凉爽,盛夏温度高易被日光灼伤,故可在床间间作高秆作物,如玉米、高粱等。既可起遮荫降温作用,又可提高土地利用率。

质朴艳丽绝伦的春龙胆花。

龙胆草主要病害为斑枯病、白绢病和菌核病,均在7月份开始造成危害,对产量影响较大,故应及时进行防治,其主要防治措施:一是入冬时清除枯枝落叶集中烧毁;二是移栽前用适浓度高锰酸钾对苗床进行杀菌,以防秧苗带菌。发生白绢病时,要及时拔出病株,并用生石灰或草木灰撤于病区,可防止蔓延。龙胆菌核病发病率都隐藏在气温高的7月和8月。这在种植密度过高和通风不良的环境中很常见。可通过喷洒波尔多液来预防这两种疾病,可用:多菌灵、百菌清和甲基硫菌灵,这些药物可在发病后喷洒。此外,蚜虫、蚂蚁等均能为害龙胆草,可用常规药物杀灭。

春龙胆花(生长于瑞士阿尔卑斯山脉)。


混交品种高山龙胆花。


高山龙胆花。


具有不菲的药用价值的高山龙胆花。


春龙胆花。


春龙胆花。


稀有珍贵的草甸茎龙胆花


美艳如画的粉柳龙胆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