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命什么意思(春秋战国时代的“遵命”意识)
周天子的时代,周天子的命令天下诸侯皆要遵从。周天子没落以后,诸侯们就把这种传统延续了下去。但是有时候,诸侯们也有要遵从的人,比如太后级的人物。
郑庄公与母后姜氏商议共叔段叛逆之事,奈何姜氏对共叔段过分溺爱,直接说道:“再若不允,惟有逐之他国,使其别图仕进,以餬口耳!”这就像是在破罐子破摔,直接就吓到了郑庄公,庄公连声曰:“不敢,不敢。”遂唯唯而退。
这里的“唯唯”其实就是遵从的意思,其间还夹杂着对对方的畏惧之心。“唯唯”在这个时代出现的频率相当的高,遵命意识在整个时代里还是很流行的。
郑庄公不止对太后有遵从之意,郑庄公很会利用这种态度。比如,在齐国的时候,齐僖公想要把女儿嫁给郑庄公的大儿子公子忽,郑庄公表现出来的态度是“唯唯称谢”。
什么是唯唯称谢呢,就是很胆怯的样子去拒绝,这种胆怯的原因在于,郑庄公认为郑国与齐国相比,尚且属于小国,大国与小国之间联姻,自己还不敢奢求。因此,郑庄公的胆怯样子,其实就是装出来的。郑国一时强盛,国君却如此谦卑,齐僖公也有了面子。
还有一种“遵命”意识,则是真正的胆怯和遵从。宋国华督发动政变,安排人杀死了宋殇公以后,曾在朝堂之上对百官说:“先君之子冯,见在郑国,人心不忘先君,合当迎立其子。”这是在拥立新君,百官的态度是“唯唯而退”,显然百官是被华督的胆大妄为吓到了。
同样,郑国的祭足被宋国人逼迫发动政变,赶走郑昭公拥立公子突的时候,众臣的态度也是“各怀悚惧,齐声唯唯”。就当时的朝臣而言,需要遵从的有天子诸侯,还要遵从的则是那些强硬者。
楚文王听说息侯的老婆很漂亮,带着大军就跑到了息国来,坐在息侯的朝堂之上,喝着息侯的佳肴,却还要抢夺息侯的老婆息妫,这样的行径简直可以称之为恶劣了。可是息侯居然还是敢怒不敢言,反而是“惧楚之威,不敢违拒,连声唯唯”。因为对于息国而言,楚国人实在是太强大了,根本得罪不起。
楚国似乎有很多胆大妄为的君主。有个楚庄王,在宋襄公主持的诸侯会盟中,居然直接带兵绑架了宋襄公,还“面数宋襄公六罪”,对当时的中原诸侯而言,楚人南蛮之邦,不止绑架中原诸侯,居然还要说中原诸侯的罪过。这已经可说是猖狂了。但楚人军力在外,众诸侯即便心中不满,还是只有“莫不唯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