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贴现(哪些企业、什么情况下才需要贴现?)
不过,民间票据中介是一类独特的市场主体,因其所从事的是一种非典型性的信贷业务,它一定程度上能够发挥活跃市场、消除壁垒、发现价格,服务小微企业等良性功能。因此,在不扰乱金融市场秩序和市场经济秩序的前提下,对各类中介机构和中介行为予以综合考量,防止“一刀切”式的简易处置,并引导其回归服务企业融资需求的本来目标。而票据交易平台规范整治后,集合信息渠道将面临重整,对票据中介了解并掌握企业贴现需求提出了新的挑战。
据融资线多年提供信息服务的经验,企业贴现行为其实是有一定的规律的。
1、公司规模和承兑汇票使用频率大有关联
制造业产业链上的小公司基本上是不收承兑的,而大的品牌代理公司手里则基本都会有承兑汇票。
其实这种现象很容易理解。小公司体量小,资金周转能力差,做承兑汇票会大大增加其财务负担和风险系数,即使无奈收下,也只收一些小票,金额在十万左右,甚至还有几千面额的。因为偶尔收到,所以贴现时找熟人比较多。
大的品牌代理公司一般跟上游公司签的是月结或双月结账,不怕回款周期长,而且因为做得较多,对票据风险已具备一定的把控能力,故大公司使用承兑汇票频率较高。
在规模较大的工业园区,像特种冶金、新材料等企业都愿意收承兑汇票,工业园区的下游小企业收到的承兑汇票大都流转汇聚于此,有的通过直接付被消化掉,有的则通过熟人贴现掉。
这种由公司规模大小决定的承兑汇票使用程度,在塑料城、五金城、模具城等普遍存在。
2、产业链上下游使用承兑汇票的情况不同
从原材料到产品再到代理商、批发商,产业链上不同环节的企业对承兑汇票的接受程度也是不同的。
以模具加工企业为例,它们在采购材料或机床时一般习惯于使用承兑汇票付款,“收票-付款(票)”不断循环,而票据到期后,直接去银行贴成现金。如果急需现金也会找熟人贴息变现。
当然,也有一些行业企业对使用承兑汇票不甚感兴趣,原因各自不同。如,工程机械公司因为同行业用得很少;化工公司年底只做现金;服装厂只有过年急需发工资时才贴现;汽车销售商怕用票有风险……
总的来看,越是中下游的公司小额贴现的需求越多,而在产业链中上游的公司使用承兑汇票周转的现象则非常普遍。
3、贴现对象选哪家?信任是首选
企业对收到的承兑汇票通常有三种处理方式:支付、贴现和等待到期兑现,贴现合作则有熟人和银行两种途径。无论是家庭式商户、小企业还是大公司在贴现时都非常谨慎,通常都倾向于熟悉的渠道。
很多实体市场内都有专门做票的中介服务,市场内企业一般需要贴现直接找这些中介去贴,价格靠得是双方长期合作建立起来的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