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涌是什么意思(管涌到底是什么)
管涌是一种渗透变形形式。在渗流作用下,土体细颗粒沿骨架颗粒形成的孔隙,水在土孔隙中的流速增大,引起土的细颗粒被冲刷带走。也称翻沙鼓水、泡泉。
管涌发生的原因主要是,在一定的水力梯度的渗流作用下,土体(多半是沙砾石)中的细颗粒被渗流冲刷带至土体孔隙中发生移动,并被水流带出,随着流失的土粒逐渐增多,渗流流速增加,使较粗粒径颗粒亦逐渐流失,不断发展便形成贯穿的通道。
管涌多发生在砂性土中,其特征是颗粒大小差别较大,往往缺少某种粒径,孔隙直径大且互相连通,颗粒多由重度较小的矿物组成,易随水流移动,并且有较大的良好的渗流出路。一般来说,当土中粗、细颗粒粒径比 D/d>10,土的不均匀系数 d60/d10>10,两种互相接触土层渗透系数之比 K1/K2>2~3,渗流的水力坡度大于土的临界水力坡度时,就可能产生管涌。
管涌发生时水面会出现翻花,若上游水位升高且持续时间延长,险情将不断恶化,大量涌水翻沙会使堤防、水闸地基的土壤骨架遭到破坏,导致孔道扩大,基土被淘空,从而引起建筑物塌陷,造成决堤、垮坝、倒闸等事故。
管涌的抢护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 反滤围井:在管涌口处用编织袋或麻袋装土抢筑围井,井内同步铺填反滤料,从而制止涌水带沙,以防险情进一步扩大。当管涌口很小时,也可用无底水桶或汽油桶做围井,这种方法适用于发生在地面的单个管涌或管涌数目虽多但比较集中的情况,对水下管涌,当水深较浅时也可以采用。围井面积应根据地面情况、险情程度、物料储备等来确定,围井高度一般不超过1.5米,以能够控制涌水带沙为原则,同时围井与地面应紧密接触,以防漏水,围井内必须用透水料铺填,切忌用不透水材料。根据所用反滤料的不同,可分为沙石反滤围井、土工织物反滤围井和梢料反滤围井三种形式。
- 反滤层压盖:在堤内出现大面积管涌或管涌群时,如果料源充足,可采用反滤层压盖的方法,以降低涌水流速,制止地基泥沙流失,稳定险情。反滤层压盖必须用透水性好的材料,切忌使用不透水材料。根据所用反滤材料不同,可分为沙石反滤压盖和梢料反滤压盖两种。
- 蓄水反压:通过抬高管涌区内的水位来减小堤内外的水头差,从而降低渗透压力,减小出逸水力坡降,达到制止管涌破坏和稳定管涌险情的目的。其适用条件包括:闸后有渠道、堤后有坑塘,可利用渠道水位或坑塘水位进行蓄水反压;覆盖层相对薄弱的老险工段,可结合地形做专门的大围堰或称月堤进行充水反压;极大的管涌区,其他反滤盖重难以见效或缺少沙石料的地方。蓄水反压的主要形式有渠道蓄水反压、塘内蓄水反压和围井反压等。
对于水下管涌险情,当水深较浅时,可采用反滤围井的办法;当水深较深、做反滤围井困难时,可采用水下抛填反滤层的办法;当水下出现管涌群且面积较大时,则可采用蓄水反压的办法控制险情。
例如,2024年7月5日16时许,湖南省岳阳市华容县团洲垸洞庭湖一线堤防就发生了管涌险情,紧急封堵失败后堤坝决堤。随后相关部门进行了堵口作业等一系列抢险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