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6是什么日子呀(历史上的今天——12月16日)
历史上的12月16日
主要事件:
1:755年12月16日——安史之乱爆发
2:1890年12月16日——人类第一次利用血清注射治疗疾病获得成功
3:1947年12月16日——首颗晶体管问世
4:1960年12月16日——两客机在纽约上空相撞
5:1989年12月16日——美国入侵巴拿马
一
755年12月16日——安史之乱爆发
安史之乱是中国唐代玄宗末年至代宗初年(755年12月16日至763年2月17日)由唐朝将领安禄山与史思明背叛唐朝后发动的战争,是同唐朝争夺统治权的内战,为唐由盛而衰的转折点。这场内战使得唐朝人口大量丧失,国力锐减。因为发起反唐叛乱的指挥官以安禄山与史思明二人为主,因此事件被冠以安史之名。又由于其爆发于唐玄宗天宝年间,也称天宝之乱。
唐朝天宝十四载十一月甲子日(755年12月16日星期二),身兼范阳、平卢、河东三节度使的安禄山发动节度使之士兵及同罗、奚、契丹、室韦、突厥等民族组成共十五万士兵,号称二十万,在范阳起兵。天宝十五年占领长安、洛阳,进入安史之乱的最高峰。
经过
(一)范阳叛变—— 杨国忠与安禄山不和,安禄山恐杨国忠对己不利,遂以讨杨国忠为借口,在范阳叛变,安禄山一路南下,不足两月,已攻陷洛阳,自立为燕帝,国号燕。
(二)肃宗即位—— 安禄山破潼关,活捉守将哥舒翰,直入长安。玄宗仓惶入蜀,行至马嵬驿,军士哗变,杨贵妃被逼自缢,太子李亨即位灵武,是为肃宗。
(三)禄山被杀—— 不久,安禄山被长子安庆绪所杀。郭子仪得回纥之助,收复长安和洛阳。
(四)思明叛变—— 史思明降唐,受封为范阳节度使。唐室恐怕史思明再反,欲将之消灭,久泄,史思明遂反叛。
(五)思明称帝—— 郭子仪、李光弼进击安庆绪,包围邺郡,史思明带兵援助安庆绪,合并其兵,回范阳,称大燕皇帝。
(六)平定乱事—— 史思明与李光弼相持年余后被养子史朝义所杀。李光弼再借回纥兵,大破史朝义。史朝义部下田承嗣、李怀仙降唐,史明义被杀,安史之乱遂告平定。
二
1890年12月16日——人类第一次利用血清注射治疗疾病获得成功
里歇,父为著名外科医师,巴黎大学外科学教授。他17岁当父亲的助手,后到巴黎大学插班就读,1876年毕业于巴黎大学医学系,1877年获医学博士学位,1878年获科学博士学位。毕业后在巴黎大学医学院任教,1887年任巴黎大学生理学教授。
早年在父亲的实验室从事研究,发现消化过程中的反射作用,在此基础上研究大脑和神经系统的生理功能。1885~1895年研究呼吸生理和体温调节机理,揭示在中枢神经系统控制下,在不同温度的环境里,机体的产热与散热之间处于动态平衡。其主要贡献是发明血清疗法和研究过敏反应。1888年他证明给动物注射细菌后其体内可产生抗体。他又证实被动免疫现象:将一个免疫动物的血清输到另一个动物体内,可使它也产生免疫性。
1890年12月16日他第一次将抗血清注入人体,开创现代血清疗法的先河。他的另一重大成就是发现过敏反应。这与当时人们所知的免疫现象呈现相反表现。海葵毒液的甘油溶液给狗注射后,一般经过3~4天即能引起狗的中毒与死亡,但有的狗并不中毒而存活下来,可是给这种狗再次注射极小量(仅为第一次注射量的1/20)的毒液时试验动物立即出现极其严重的反应而死亡。这表明机体与一种物质接触后,对该物质的敏感性大大增高。里歇称这一现象为“过敏反应”。
进一步研究发现不同致敏物质在人体和动物所引起的过敏反应,其症状是相似的。1907年他将过敏动物的血液注射于正常动物,后者也出现过敏反应。从而认为,引起过敏反应的物质是一种血液中的化学物质。过敏反应的发现引起医学界的极大重视,对这个现象的研究成为免疫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
三
1947年12月16日——首颗晶体管问世
1947年12月16日,美国新泽西州墨累山的贝尔实验室里,3位科学家——威廉·肖克利(William Shockley)、约翰·巴顿(John Bardeen)和沃特·布拉顿(Walter Brattain)成功地在贝尔实验室制造出第一个晶体管。改变了人类的历史。到了1950年,William Shockley开发出双极性接面晶体管 (bipolar junction transistor),也就是现在俗称的晶体管,而第一款采用晶体管技术,并商业化装置于1953年上市,竟然是一款助听器。
他们在导体电路中正在进行用半导体晶体把声音信号放大的实验。3位科学家惊奇地发现,在他们发明的器件中通过的一部分微量电流,竟然可以控制另一部分流过的大得多的电流,因而产生了放大效应。这个器件,就是在科技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成果——晶体管。正因它是在圣诞节前夕发明的,而且对人们的生活发生如此巨大的影响,所以被称为“献给世界的圣诞节礼物”。因此,这3位科学家共同荣获了195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1956年,当3位发明家荣获诺贝尔奖时,他们的科技成果正阔步走进世界亿万人民的家庭,应用在电视机、收音机、高保真音响等设备里。
晶体管促进并带来了“固态革命”,进而推动了全球范围内的半导体电子工业。作为主要部件,它及时、普遍地首先在通讯工具方面得到应用,并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由于晶体管彻底改变了电子线路的结构,集成电路以及大规模集成电路应运而生,这样制造像高速电子计算机之类的高精密装置就变成了现实。
四
1960年12月16日——两客机在纽约上空相撞
1960年12月16日,在浓雾和雨雪交加中飞行的两架客机在纽约城上空相撞,机上127名乘客和机组人员全部丧生,另外5人是在相撞飞机中的一架在布鲁克林坠毁,酿成7级火灾时丧命的。这是美国历史上最骇人听闻的灾难事件。
相撞的两架客机中一架是从芝加哥起飞,机上有77名乘客和7名机组人员,美国航空公司的喷气客机。另一架是从俄亥俄州的哥伦布市飞抵的环球航空公司的洛克希德超星座客机。机上有39名乘客和5名机组人员。唯一的幸存者是美航喷气客机上的一个11岁的男孩。他是被抛出那架遇难飞机之后在一个雪丘上落地而幸免于难的。
美航喷气客机是在布鲁克林人群丛集的公同斜坡地带坠毁的,摧毁一间教堂,油箱燃料起火,使附近燃起熊熊烈焰。环航客机坠毁在斯泰丹岛东南11英里处。它以几百英尺之差避过几幢房子。
五
1989年12月16日——美国入侵巴拿马
1989年12月,美国以迅雷不及掩耳的突然袭击,侵占了位于中美洲的巴拿马共和国,使这个只有200万人口、面积不足8万平方公里的小国遭到一场空前的大灾难。
美国入侵巴拿马,归根结底是为了保住巴拿马运河的既得利益。1903年,美国强迫刚刚取得独立的巴拿马签订不平等条约,取得了开凿巴拿马运河的权利,并且永远租借运河和运河区。1914年巴拿马运河建成,使大西洋到印度洋之间的航程,缩短了1万多公里。美国一直是运河的主要用户和受益者,每年运河总收入约3亿多美元,绝大部分为美国所得,巴拿马只能得到很少的零头。美国把运河西岸16.1公里范围划为运河区,设立美军南方司令部,不许巴拿马人入内,运河区就成了“国中之国”。
几十年来,巴拿马人民不断地为收复巴拿马运河的主权而斗争,经过长期努力,两国终于在1977年签订了新的运河条约,新条约规定,1999年12月31日午时之后,运河完全交由巴拿马管理。从1990年起,运河区管理委员会的主任应由巴拿马人担任,(副主任由美国人担任)。美国的南方司令部也必须同时撤离运河区。对于美国来说,运河是它的生命线,失掉运河的管理权,会给它带来严重的政治、经济和战略后果。因此,美国必然要千方百计保留它在运河和运河区的利益。
美国为了保持在巴拿马运河区的利益,企图扶植一个俯首听命于美国的政权,去取代坚决主张收回运河主权的以铁腕人物诺列加为首的巴拿马现政权。为了迫使诺列加下台,美国政府使用了种种手段,对巴拿马采取了经济制裁、外交诱逼、军事威胁,支持巴拿马国内反对派掀起“倒戈浪潮”。1989年10月3日,巴拿马部分中下级军官发动军事政变失败后,美总统布什批准一项300万美元的拨款,专供中央情报局策动第二次军事政变。与此同时,美国秘密向巴拿马增兵4500人,空运了大量坦克、装甲车、武装直升机。美国直接入侵巴拿马的企图显露出来了。
美国为了遮人耳目,欺骗舆论,处心积虑制造入侵巴拿马的借口。
美国找到的耸人听闻的借口之一,是“打击毒品走私”。毒品走私是80年代以来最容易引起公愤的国际问题。美国指责巴拿马政府首脑诺列加参与了国际毒品走私活动,同哥伦比亚贩毒团伙有牵连。1988年2月,里根政府就通过迈阿密联邦法院大陪审团,以“参与贩毒活动”为名,对诺列加提出正式起诉。这次,把“贩毒犯”“捉拿归案”,就成了出兵的重要的“理由”。
美国出兵的另一个借口是为了“自卫”。12月16日晚9时,4名美国军官乘车经过巴拿马国防军司令部所在的大街时,与巴拿马国防军的士兵发生冲突,双方拔枪射击,美海军陆战队的一名军官被打死,巴拿马3人受伤。事发后,美国指责巴拿马挑起事端,巴拿马指责美国人首先开枪。美国的国防部为此发表声明,扬言为了保护“美国人的安全”要进行“自卫”,美国总统布什表示要对巴拿马采取“报复行动”。巴拿马外交部则向美国提出强烈抗议。这样,双方调兵遣将,处于警备状态。一个美国兵被打死这件事,就成了这场战争的导火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