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箭双雕成语故事
由来:出自唐代史学家李延寿所著的《北史·长孙晟传》:“尝有二雕飞而争肉,因以箭两只与晟,请射取之。晟驰往,遇雕相攫,遂一发双贯焉。”
后人由此提炼出成语“一箭双雕”。
典故:北周末年时期,洛阳有一个叫做长孙晟(长孙无忌、长孙皇后的父亲)的人,他虽然书读得不多,但是武功高强,机智过人,最为擅长的是弹弓和箭术,当时的北周人人崇尚武艺,贵族子弟中但凡会武艺的都觉得自己了不起,可是每次与长孙晟比试骑马射箭,最后都敌不过他。
天和四年(公元569年),年仅十八岁的长孙晟当上了禁卫东宫的一名武官。由于他的官职很低,最开始的时候没有什么名气,别人也不知道他的才能。有一次,随国公杨坚与他交谈片刻,发现他是一个武艺超群又足智多谋的人,以后必定出将入相。
在那个时期,北周与突厥交好,双方为了炫耀自己的实力,两国互通的时候,总会互相选择武艺高强的人作为使者来进行切磋。突厥首领沙钵略可汗(阿史那摄图)自认武艺了得,非常的傲慢,对于北周的使者根本没有放在眼里。
在大象二年(公元580年)突厥首领沙钵略可汗请求与北周和亲,北周的太上皇宇文赟将千金公主下嫁与他,北周为了彰显武艺,精选了很多骁勇善战之士作为使者随行,而长孙晟则作为和亲使团宇文神庆的副使护送千金公主到达突厥的牙帐。整个使团的人沙钵略可汗谁都没瞧得上,不予礼遇,唯独对长孙晟产生好感,经常与他一起游猎,为此沙钵略可汗特意向宇文神庆请求将长孙晟留在突厥做客。这一留就是一年,即使是这样沙钵略可汗还是不想放他回去。
有一天,他们又一次出去游猎,忽然看见天空中有两只大雕在相互争抢肉吃,沙钵略可汗兴致勃勃的拿了两支箭给长孙晟,请他把两只大雕都射下来。于是长孙晟拿着弓箭,骑上马向前奔去,在他渐渐靠近大雕的时候,立马举弓搭箭,双手随着大雕的飞行动作而随着移动,正好遇到两雕互相争夺的瞬间,便一箭射出将两只大雕直穿而过,顿时双双掉落下来。沙钵略可汗大喜,让贵族子弟都去向长孙晟请教射箭的本事。
后来隋朝建立,长孙晟在朝中担任重要官职,隋文帝在册封突厥启民可汗时,在武安殿上安排了射箭比赛,将擅长射箭的人分为两队,长孙晟也在其中。比赛中,长孙晟获得六个箭靶,每个箭靶都被命中靶心,取得了胜利。此时,有一群鹰在空中飞翔,隋文帝看到了对长孙晟说:“你擅长射弹弓,把那些鹰射下来。”长孙晟抬手应答后,连发十弹,每发都命中老鹰,最终将这些鹰全部射下来了。
寓意: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做一件事想要得到多种收获是需要有相应的能力的。对于现代而言,如果你想要追求目标利益最大化,就需要多射出几支“箭”来确保达到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