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所作为有所不为是什么意思(有所作为,有所不为,不拘小节者方可致良知)
100人浏览 2024-12-11 09:56:47
不动于气,即无善无恶,是谓至善。
心学集大成者王守仁曾对弟子薛侃说过,如果草有妨碍,理应去除,那就去除;偶尔有些没有立即除净的,也不要有所挂碍。如果有一分私意在,心就被除草这个事所累,就有了许多动气之处。这其实讲的就是电视剧中,王侯将相们做决断时常提到的:成大事者不拘小节。

王守仁画像
优柔寡断的人纠结于理想中的完美,不分主次,所以心神多用于精神内耗上而迟迟不肯动身。说开了便是被未知的表象所镇住,殊不知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经验是在不断地试错与总结中孕育而生的。
需要注意的是,实践不是任意而为之,它是建立在计划雏形之上的。行业新人在接触陌生的体系时,是很难直接通过学习掌控全局的。因为一个成熟的行业往往在不断更新积累大量的信息作为发展的资本,所以新人应首先分析的是大概哪些是行业长期不变的架构,从中抽取比较容易理解的部分,建立属于自己的解析空间,空闲之余再以新知识加以补充、完善,否则模仿的只不过是表层结构,淘汰在所难免。这也是在劝诫那些埋头苦干的朋友们,如果下定决心要干出一番事业实现,就不要局限于当下,积累经验的方式要有所变通。就实际做好选择与规划,排除繁琐的形式化,清晰目标指向,尝试中又对其进行及时修订,才有量变突破引起质变一说。

《传习录》
王阳明将人的世俗观视为私意,以此鼓舞世人把内心的强大作为突破口,顺应天性。《传习录》中说道:“无善无恶者理之静,有善有恶者气之动。”即凭良心办事,别把认知中所有的观念、逻辑当天理,让自己陷到思维的牢笼中去,沉溺在欲海之中。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并且贯穿于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不做好恶,不是不作为,是有所作为,有所不为,才能做到不迷失,致良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