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组部是干什么的(解密中组部)
在党中央高层,有一个部门极为神秘,办公楼不挂任何招牌,办公电话并不公开,外界与之取得联系的唯一方式就是举报电话12380。
之所以行事风格如此谨慎,恰恰在于这一部门的特殊性与重要性,如此论断并不过分,这一部门正是中组部。
身为几乎与我党同时诞生的部门,百年历程中,中组部早已形成了一套完整而严密的工作体系,还有独特的文化氛围,是我党执政不可或缺的核心机构。
从新中国成立至今,随着国家进入不同发展阶段,中组部也都随之经受着不同的挑战,在很多人看来,中组部不过是负责干部提拔工作的,事实真的如此吗?
曾有人将中组部比作全球最大的人力资源部,承担着全国8000多万名党员的管理工作,其中还有60万的党政领导干部,殊不知,这项工作的复杂性与不确定性,就连如今全球最大规模的跨国公司HR都不见得能够胜任。
党员,是中国崛起的中坚力量,党政干部,更是这股力量的骨干,也是我党的灵魂。
而如何能将这股骨干力量发挥到极致,还要保证这股力量永葆活力、不辱使命,中组部的责任极为重大,长久以来,中组部也在改进中完成了一次又一次蜕变。
本文,笔者将为大家来一次小解密。
成立时间虽早,中组部的业务开展及工作秩序还是在解放战争时期慢慢养成的,直到建国后才算真正成型,对此,党中央领导人们一直极为重视。
1948年10月,毛主席指示中组部部长彭真规范中组部业务及工作制度,此后,在彭真的领导下,由安子文具体负责建设具体工作的开展。
当年,中苏关系尚处于蜜月期,两国又都是社会主义国家,安子文便向党中央领导人们提议。
“我们可以仿照苏共的干部职务名单制的方法,建立起我们自己的干部管理制度!”
从那之后,新中国党政及社会团体,所有重要职务及任免干部都必须登记在册,调动任免也要根据名单进行审查、选拔、推荐。
1955年初,党中央颁布了第一份完整的重要干部名单,囊括地厅级以上所有干部,由中组部负责管理,这些高级干部也被称为“中管干部”。
9月开始,各省及部委也纷纷效仿党中央,各自制定了管理干部职务名单。
如此一来,全国上下逐步建立起了完善的干部管理制度,而各级组织部的日常工作开展也都以中组部为准绳。
不过,承担起干部日常管理工作仅仅是中组部的基础职责,如何维系新中国干部队伍卓越发展才是中组部的使命必达。
如何维系队伍发展?这项使命才真正是个大命题,涉及面极广,既要做好现存干部队伍的管理,还要做好日后队伍的储备、选拔、培养等方面。
先来看干部储备方面,党中央从1953年开始提议建立后备干部名单制度,直到改革开放后,这项工作才算渐渐走向正轨。
1982年,陈云提议中组部成立青年干部局,专门负责后备干部的选拔和任用,此后,中组部青干局掌握着省部级后备干部名单千余人,各省组织部及各部委人事司掌握着地方后备干部名单万余人。
值得注意的是,在这些名单上的干部们,本人是不知情的,目的不光是为了避免储备干部骄傲自大,也是为了保证干部选拔的客观性与公正性。
至于干部的评价与选拔问题上,远比外界想象中更加谨慎,从1986年开始,中组部便启动了“干部工作新方法研究”计划。
王军衔曾是中组部负责该计划的青年干部,他曾向外界透露,中组部对于干部的选拔和测评是个极为庞大的项目,就连发达国家采用的前沿心理学量表测试、计算机测评都涵盖在内。
“当年那些大跨国公司有的人才选拔方法,我们也都有!”
为了能让后备干部的成长实现真正的与时俱进,中组部也曾多次以人事部的名义组织考察团出国、出境考察,尤其要去学习世界先进国家的企业管理、国家管理。
试想,国家发展全都要仰仗干部管理水平高低、未来视野广阔,如何能选拔出卓越的干部都要取决于中组部能否做到慧眼识珠。
曾经,干部选拔倾向于专业对口,就在从政环境、不确定因素越发复杂之际,各级干部要应对的挑战更多,综合素质也就显得更加重要,这一点在“主线干部”方面显得极为明显。
在中组部看来,“主线干部”要有大局观,要具备综合处理各方面事务的能力和经验,因为这个缘故,如王军衔曾说的那样,县委书记往往会比副市长更容易得到重用。
而这恰恰是中组部用人的独到智慧,看似专业不对口有着诸多弊端,殊不知,掌控全局的能力和经验必定是要从基层磨炼中渐渐培养起来的。
如此特殊的用人标准,就必定会挑战中组部对于干部培养的力度和智慧。
针对于此,中组部总会安排一些重要岗位的领导干部跨地区、跨部门任职,以此进一步提高其领导水平,此外,出国培训、参观也会频繁开展。
直到90年代后期,随着国家大举进入经济建设新时代,科技创新人才出现新的缺口,源于此,中组部又在知识分子工作办公室的基础上成立人才工作局,也是为了进一步引起科技人才加入国家建设队伍中。
从那之后,中组部有了全新的定位,党员之家、干部之家、知识分子之家。
即便如此,选拔、任用、培养干部的同时,对于干部队伍中出现的一系列不正之风同样需要进行监管、惩处,如此,中组部的担子也就更重了。
从陈云提出“大力提拔中青年干部”到“如何破解提拔年轻干部诸多质疑”再到“如何杜绝干部‘带病提拔’”等等,中组部注定会不断经受挑战,这一点总是要与时俱进的。
只不过,这一决定国家未来的部门注定是极为低调的,正如开篇提到的那般,中组部的秘密之处不再神秘,反而是不可忽视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