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级响应是什么标准(IV级是几级?)
应急响应等级一般分为四级,其中一级(Ⅰ)为特别重大,二级(Ⅱ)为重大,三级(Ⅲ)为较大,(Ⅳ)四级为一般。
罗马数字是古代罗马人记数用的符号,由于书写困难等原因,现在已很少使用。采访中,多位市民认为,应急响应等级用罗马数字不太符合中国人的习惯。

《现代汉语词典》中对罗马数字的解释。
气象部门专家分析,使用罗马数字是“国际惯例”。本地应急部门相关负责人认为,使用罗马数字“更符合历史习惯”。
一位参与相关标准制定的专家解释,因为欧美标准划分等级的时候用的是罗马数字,我们为了便于交流在制定标准时也采用这个方式。
记者给中国气象局留言,得到的答复是:“气象灾害应急响应常用罗马数字以对应气象灾害预警级别。”水利部的答复是:“这两种数字都可以用,但具体用啥,要依据当地应急预案。”
记者查询发现,2022年版《湖北省防汛抗旱应急预案》《湖北省气象灾害应急预案》与2010年版相比,都把罗马数字改为了汉字数字。省外也有地方做了类似修改,理由是“便于理解”。
去年,上海港引航站高级引航员葛海梁等人在一篇论文中介绍,外国籍船舶名称使用罗马数字的,“已大为减少”。
江汉关塔钟已有百年历史,用的是罗马数字。查询不同品牌的钟表、手表,记者看到,如今已很少用到罗马数字。
罗马数字Ⅱ作为序号最早出现在《人民日报》是1975年,具体为苏联某导弹巡洋舰,Ⅰ、Ⅱ、Ⅲ、Ⅳ等作为等级出现则是在1984年的《中风也可以预报》。

江汉关塔钟已有百年历史,用的是罗马数字。长江日报资料图
罗马现是意大利首都。意大利驻华使馆新闻处在回复记者邮件时表示:现在绝大多数情况下使用阿拉伯数字,罗马数字现今应用较少,“一般作为序数形容词使用”,如用于形容世纪大型活动,而应急响应一般使用不同颜色区分等级。
吕晓亮是一名在意大利生活了十几年的导游。他介绍,罗马数字一般出现意大利的历史街区、艺术品上,“只是作为文化象征的存在”。